耕地、選種、播種、施肥、動態監測....11月底,在冬日暖陽下,一場聚焦鹽堿地改良的現場觀摩活動在珠海市金灣區拉開帷幕。珠海市農業農村局、珠海市金灣區農業農村和稅務局、當地鄉鎮農辦、華南農業大學、當地涉農企業代表以及佛山市鐵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鐵人環保)項目實施團隊共聚于此,見證現代農業技術深度融入農田作業的美好場景。
在觀摩會上,華南農業大學房宜增老師詳細講解了鹽堿地的形成原因、治理原理和技術,包括該項目采用的木本泥炭、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等農業投入品在鹽堿地治理中的應用情況。他表示該項目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努力實現“糧田”變“良田”、“良田”變“糧倉”。
華南農業大學房宜增老師介紹技術
項目實施單位鐵人環保張文濤匯報了珠海市金灣區鹽堿地改良及適宜作物篩選項目的進展情況,據介紹,項目前期已完成水稻品種篩選試驗田插秧、分區實施農業投入品,并正動態監測水稻生長期灌溉水,目前水稻生長狀況良好。
鐵人環保張文濤匯報項目實施情況
隨后,珠海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與宅基地管理科科長何潔萍一行來到耐鹽堿水稻品種篩選區,實地考察不同品種水稻生長情況。與傳統農田不同,這里的土地經過了精細的平整與改良,種植了不同品種的水稻,田塊方整、溝渠相通、道路相連,仿佛一副規整的“棋盤”。
耐鹽堿水稻品種篩選區
何潔萍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是珠海市在鹽堿地種植領域的一次富有意義的嘗試,其成果具有推廣價值。她期望通過不斷深化鹽堿地改造工作,以及種植技術的持續進步,能夠篩選出更多適應鹽堿地環境的農作物品種,并提煉出更多有效的種植技術,為珠海市量身打造一套“成本更低、高效實用、綠色環保”的鹽堿地改良方案,進而為提升珠海市的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貢獻力量。
編輯丨 鐵人環保品牌工作組
作者丨 鐵人環保 鄭鈞尹 張文濤